两轮电动车出行,正在成为中国都市人群的高频刚需。

据艾瑞咨询2022年数据显示,国内电动两轮车销量规模达到5010万辆,年增长率达15%。另有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,我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约3.5亿辆,即每4人中就拥有1辆两轮电动车,规模已超越汽车。

曾被认为土到掉渣的电动车,如今已经成了年轻人精神生活的顶配之一。为什么年轻人纷纷“入坑”小电驴?

1、极端通勤,小电驴拯救打工人

不少人都会认同在大城市,地铁出行的方式效率更高。

但是早高峰地铁,被挤到双脚离地、动弹不得,还得掌握拨开人群、突围出车门的技能,才能不坐过站。不少人挤地铁时被挤掉了鞋子、手机、包包……

尤其是在夏天,忍受车厢里的异味和憋闷的同时,隔壁大哥今天早餐吃了什么,也总能通过一个嗝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你的天灵盖。

另外,超过1400万人正在忍受单程通勤时间大于60分钟的极端通勤。长距离通勤,成为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。

开车,涨到离谱的油价不说,单是早高峰、晚高峰“三公里堵三十分钟”的架势。公交车同样会堵车,错过了一班可能就会直接迟到,出租车网约车价格太贵……

小电驴,无疑是拯救打工人极限通勤的必备神器。

能骑在小电驴上感受一下生活,带给人的幸福感,不是一星半点。

逃离早晚高峰拥堵,穿行在大街小巷,沐浴自在的空气;路边摊、路人的交谈、擦肩而过的风景,都让漂浮着的生活,有了一些实感。

2、赋予重新感知附近的能力

骑着电动车,人与世界的距离仿佛被无限拉近,人们似乎又重拾了对生活的感知。

人类学教授项飙曾经谈到了一个概念:“附近的消失”。

在社会经济的巨大繁荣之下,人们对抽象理性的计算系统高度信任,也就失去了对社会关系的向往。

点过多次的外卖,从来不知道它的样子,没和老板说过一句话。

从住所到公司,只知道几号线转几号线,沿途有什么建筑和商铺,从来没有关心过。

邻居是做什么职业的、家附近的菜市场在哪里……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一无所知。

科技的变化抹杀了附近的立体感,人们所感知到的附近,被替换成了一个个数据。

而小电驴,从某种程度上,赋予了我们重新感知附近的能力。

可以短暂地逃离钢筋水泥所打造的坚固空间,逃离被外卖软件、大数据、评分所“推荐”的一切,去到真实的生活中,探寻更多意料之外的可能。

或许只是在花束前停留,或许只是挑个西瓜回家,又或许什么也不做,只是骑着车,按照自己规划的路线,回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。

3、现在的小电驴实在太好看了

以前电动车很容易被视作又乱又土的一类。毕竟当年受限于技术,电动车很多时候只被视为摩托车的低配,外形不算好看。又因为无需挂牌,管理上也混乱。

而当下被捧为网红的小电动,最直接的一大变化就是颜值变好看了太多,也变聪明了不少。

配色上再没有强哥们的黑黑红红,而是分别换上了嫩黄、米黄、嫩绿等低饱和的马卡龙色系。再是外观上变得十分小巧可爱,整体给人一种圆润俏皮的样子。越来越“甜”的外观吸引了众多的女性用户。

一群朋友集体骑车出门旅行,看起来更自由肆意,而不是出门赶集的画风,或多或少的仪式感充盈着出游时的心情。

4、小电驴+头盔,上路标配

骑电动车要遵守交通规则,当然也不能忘记戴头盔。“戴好”头盔很重要,戴“好头盔”更重要,不安全的头盔很有可能变成“戴在头上的刀片”。

野马头盔可以“无脑入”,通过国家新国标3C认证,高颜值、高品质、高性价比。

半盔、3/4盔、全盔,多种款式可选,配色也非常丰富,可以根据小电驴的款式颜色搭配出行!

Comments are disabled.